回答1:
想从另一个方面回答这个问题。
首先表明我的背景:古典音乐和舞蹈等艺术的爱好者,比起节目或者录影,一般去线下剧院看,看的比较多的是古典芭蕾,常年支持pennsylvania ballet,也去看ballet x的表演,kimmel center举办的舞蹈节之类的也去看,现代舞也可。
在一些地方看到了某些节目粉/舞蹈演员粉的抱怨,说请流量点评简直拉胯,说流量不配上这个节目,或者说流量粉丝因为流量去看节目,不配欣赏艺术。或者因为讨厌xxx不看节目就看纯享舞台。又或者街舞不配出现在节目里…
???
偏见就是偏见,偏见只代表自己内心的狭隘,不是因为你多会欣赏艺术才有攻击别人的立场。
别把艺术当作您偏见的挡箭牌,艺术具有多样性,别搞歧视这一套,欣赏艺术也没有门槛,谢谢。
如果你真的热爱舞蹈或者舞蹈风暴这个节目,也真的希望舞者能出头,比起做键盘侠劝退观众,请去贡献收视率。
资本不是慈善家,综艺节目更不是线下演出,我记得第一季的哪集有一位演员说ta来参加这个节目的原因是因为自己在国外的演出提前收票售卖一空,而在国内的演出开场还有好多空位,特别心酸。ta想让更多人认识舞蹈的美。
(这个亲身经历,是真的,我在国外都是演出season开始之前几个月开始订票,满场是常态。每次回国也是见缝插针在每个城市看演出,这些演出没有话剧票卖的好)
高收视才能保证下一季,比起键盘侠的抱怨,说舞者不出圈,风头被流量抢,劝退辱骂吐槽未来的观众,张艺兴的粉丝是真情实感在到处认真安利这个节目——哪怕人家的初衷是为了自己的偶像(这位还只在节目里出现几分钟,80%以上是舞者的镜头)。
回到这个问题:张艺兴参加参加舞蹈风暴,是节目组和他本人的双赢。
流量里最具舞蹈实力的是他,尊重包容舞种融合的也是他,希望更多的接触不同物种进行融合的也是他。
你说节目组为什么给他两个title?【风暴引领者】,难道不是希望通过他将欣赏舞蹈艺术辐射到更多的人,更多的年龄层?
每次去philadelphia orchestra看演出都是一片银发的海洋,团把学生票定在每个season 25块钱(四舍五入就是不要钱),开启young friends计划(年轻人看演出打折)就是为了辐射更年轻的年龄层,培养下一代的观众,否则这些所谓的“高雅艺术”也终要消亡。
请别把流量(或者流行)和艺术对立,看看《午夜巴黎》,每个时代都在嫌弃自己觉得自己太庸俗,可到了下一个时代,又成为众人的追捧。
有些文化的发展你不能理解,至少别在别人努力发扬的时候踩一脚来表明自己的“清高”。
最后,我本来在看街舞3,发现张艺兴跳舞跳的真是好,无缝衔接了这档节目,就来看了《舞蹈风暴》,顺便看了第一季。
如果不是因为张艺兴,我可能就错过这档高质量的节目,在此感谢一下。
回答2:
在一期一个半小时的时长里他的所有cut只有6分钟的镜头,如果这样你觉得还是多,那我无话可说
从利益角度,第一节目组请他就是请的流量人气,想让这个节目被更多的人知道,第二他是中国街舞推广大使,实力与流量并存
如果你觉得不配可以拿着你的键盘去质问中国街舞协会
不是看个优秀的节目你就成了人上人了
你拿起了键盘觉得自己是至高无上的神
迷之自信的贬低着比你优秀的人